新年伊始,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“省级示范仲裁院”为平台,努力打好劳动人事仲裁“铁”,开创全年工作新局面。
创新工作机制,妥善化解纠纷。该院转变坐堂办案的工作作风,主动服务,积极行使释明权,向法律知识欠缺的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。为方便当事人,提高办案效率,积极探索、完善流动仲裁庭审制度。创立劳动仲裁、人民调解、法律援助“三位一体”工作模式,畅通困难人群仲裁“绿色通道”。 坚持“调解优先、调裁结合”的原则,把调解贯穿在庭前、庭审和送达等各个环节,综合运用法律规范、政策引导和情理感化等手段,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。
强化学习意识,提升仲裁效能。该院在强化仲裁员培训,不断提升仲裁工作人员法学理论水平的同时,通过组织庭审观摩、文书评比及卷宗质量评查等活动,提高仲裁员的办案技能。牢固树立铁案思想和精品意识,严把案件事实关、证据关、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。
加强法制宣传,预防劳资矛盾。注重诉前分流工作,在立案环节,对加班工资争议、经济补偿金争议等常见、多发性纠纷,做好诉前调解案件的分流工作,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。通过动员人民调解组织、人民法院、工会、劳动监察等方面力量参与调解,形成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机制,使矛盾化解在基层。
据悉,该院坚持真抓实干,创先争优,2012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50件,同比去年减少30%,处理结案336起,结案率96%,平均每个工作日办结案1.34件。
1、淮安新闻网内容来源凡注明“淮安日报、淮海晚报、淮海商报、淮安新闻网”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,版权均属于淮安日报社和淮安新闻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采用本网稿件必须注明来源:淮安新闻网,并保留原作者、记者、通讯员等信息以及淮安新闻网链接,否则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2、淮安新闻网内容标注稿件来源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,并不意味着淮安新闻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如其他媒体或个人采用此类稿件,必须保留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,淮安新闻网将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3、如淮安新闻网转载稿涉及版权或内容真实性等问题,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,联系电话:0517-89880130,联系信箱:editor@hynews.net